立冬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這一節氣在中國古時備受尊崇,躋身“四時八節”之中,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標志著冬季的開始,立冬具體是什么意思呢: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含意。立冬過后,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后,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
自古以來,立冬節氣就被人們高度重視,各地慶祝活動也非常豐富,在中國老百姓心中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也是享受豐收的季節。中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例如:
1、東北三省人民過立冬:吃餃子是立冬的飲食風俗之一,立冬是秋冬季之交,吃餃子寓意著來年財源廣進,所以立冬吃餃子是許多地方的習俗。食補,立冬后,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降臨。
2、浙江人民過立冬: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最適合做黃酒的時間稱為“冬釀”,祈求福祉。
3、南京人民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濕寒,減少疾病的發生。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郁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南京人還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盤,大蔥再辣嘴中盤”這句老話掛在嘴邊,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時也學著北方人吃起了生蔥。
4、新疆人民過立冬的風俗吃:曲曲飯、杏皮飯、粉條、五福餃…
5、四川人民過立冬的風俗吃:餃子、蘿卜、羊肉湯、姜母鴨打邊爐、火鍋。
6、廣東人民過立冬吃炒香飯、姜母鴨、打邊爐、羊肉燉蘿卜、甘蔗等傳統食物。
7、昆明人民過立冬吃四喜湯圓,四喜就是福祿壽喜,果然是團團圓圓,四喜湯圓的特點1就是大,一碗也只能裝四個,四喜湯圓是一道傳統的漢族小吃,糯黏可口,餡不雷同。
8、湖南人民過立冬:會殺雞宰豬、把肉陰干、稱為立冬肉、長沙城鄉居民習慣在立冬前后制臘魚臘肉、吃八寶糯米飯、餛飩、湯圓、糯米糍粑。
9、......中國南北跨度大,南北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
立冬已至,寒氣來襲,天氣轉冷,長沙中亞藥機祝福大家:記得添衣、多做運動、強身健體、工作之余、別忘休息、深厚友情、藏在心底、溫馨短信、溫暖傳遞、愿您們健康快樂過冬季!
|